文明中国·山西篇 | “种文化”的庄稼汉-中国文明网

文明中国·山西篇 | “种文化”的庄稼汉

发表时间:2025-01-03 来源:新华网
字体:
打印:

  黝黑粗糙、勤劳质朴,他们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注重平仄,热爱学习,他们又是才华横溢的写曲人。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原平农民散曲社成员,把“种庄稼”与“种文化”完美融合,在三晋大地上谱出了一曲动人的“田籁之歌”。

  是庄稼汉,更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原平农民散曲社,是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散曲队伍。在退休教师王文奎的带动下,2008年8月散曲社成立。建社至今,创作队伍由几人发展到500余人,社员遍及原平市14个乡镇的100多个村庄社区。

  8月7日,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原平农民散曲社社员代表与文明中国行记者团成员座谈。新华网发(山西文明网 周昱丽 摄)

  很多人会好奇,庄稼汉为何如此热爱散曲?又为何能写出如此美妙的散曲?

  散曲是元代出现的一种配合当时流行曲调诗唱的抒情诗体,类似农民们擅长的“顺口溜”,不过更讲究平仄、曲牌曲调的运用。通俗、易懂、诙谐、顺口等特点,紧紧地抓住了农民诗人的心。

  为了写散曲,念了一年半书的农家妇女杨素华,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60岁开始学习拼音,便于在手机上记录;82岁的老汉宋高柱活到老、学到老、不服老,从一窍不通到斩获全国奖项;农民王云飞更是“三餐饱饭嚼诗道,痴迷半夜背宫调”……

  成员们的执着与热爱也结出了累累硕果。16年来,原平农民散曲社陆续自费编辑出版了《兴农曲》《铁血丰碑》《农民散曲选》《田籁之歌》等10多册农民诗曲集,免费发给群众阅读;先后共创作散曲作品4万余首,在省级以上书报刊物发表作品4000余首;喷绘展板300余幅,在各乡村农贸集市、戏场、庙会、婚庆等场地悬挂展出宣讲200多场次,受众达2万人以上;利用现代网络创办微刊,现已发表作品300余期,在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是庄稼汉,更是新时代新生活的“记录者”

  农民郭申龙在《【正宫·醉太平】春勤早》写道:“冰凌骤融,好雨徐行,农家小院淌春风,欢歌笑声。黄牛使了浑身劲,田园种上全年梦,清晨锄遍漫天星,人勤岁丰。”春耕景象跃然眼前,农民劳作意气风发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呼之欲出。

  宋高柱一首《【越调•黑麻令】农妇吟》写出了新时代农村妇女思想、生活的转变:“前半生锅台灶台,后半生灯台砚台,能登上诗台擂台,夺回了奖状牌牌。乐得俺桃腮杏腮,笑得俺头歪嘴歪,新生活精裁细裁,夕阳红重新彩排,哪还有阴霾雾霾!”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原平农民散曲社出版作品。原平市文明办供图

  王银川创作的《【正宫•叨叨令】俺村浇地不收费》发自内心感激惠农好政策:“俺村浇地不收费,村民喜悦得实惠。满渠肥水浇田地,禾苗万亩吐新翠。快乐也么哥,快乐也么哥,你瞧,李三乐得满眸眸泪。”

  ……

  从果农、菜农到如今的诗农、曲农;从最开始被质疑、被嘲笑,到如今登台领奖、出书立传……庄稼汉们在散曲创作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开启人生新篇章。而“农民写,写农民”的地道本色散曲,更让人闻到新农村泥土的芬芳,看到新农人丰富多彩乡村生活。

  农民和散曲,在一次次创作中,实现了双向奔赴。

  是庄稼汉,更是倡导文明新风的“排头兵”

  “农民散曲社文学创作活动以精神文明实践为宗旨,实现了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由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发展为群众自觉参与、自愿加入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在加快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原平农民散曲社社长邢晨告诉记者。散曲社大力培养乡土文化人才,让他们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寓教于乐、寓教于文艺的形式把新思想、新风尚播种到农民群众心坎,让文化之花在农村大地持久绽放。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原平农民散曲社在户外开展农民诗会。原平市文明办供图

  让邢晨感受最深的是,随着散曲“种子”在群众中播撒,从前那些赌博酗酒、打卦算命等现象,逐渐被田间地头的“赛诗会”、传统节日张挂散曲作品的交流展示会取代。原来热衷于打扑克、搓麻将的闲人,在街头胡聊海侃的群众,自愿加入到歌颂新生活的队伍中来,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生力量。

  据了解,2017年4月,原平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首家“中华散曲之乡”称号。

  8月10日,原平农民散曲社微信公众号发布第324期作品集。关照镅写道:“新村新气象,文化盛情邀。不惧岁年高,热血谁知道!”

  如今,原平农民散曲社规模越来越大,成员们的创作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他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自觉肩负起社会使命,让散曲立足田野、紧贴时代,赞美新生活、唱响主旋律,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作出新贡献。(采访报道组:任钰 周昱丽)

【责任编辑: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