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彩中心黃山培訓基地變身奢華莊園,莊園內有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紅地毯廣場,還有在法國培訓10余年的西餐大廚。基地從2011年9月轉企開業(yè)后,沒辦過幾次與福彩有關的培訓,倒是各類公務接待無數(shù)。(《法制晚報》9月15日) 對于培訓中心隱藏的腐敗媒體曾多次曝光,專家表示,應明確具體的清理標準,明確哪些培訓中心該保留,哪些該淘汰。隨著社會發(fā)展,黨政機關培訓任務完全可通過政府采購滿足,計劃經濟下的內部培訓中心已經沒有繼續(xù)存在的必要,且容易淪為公款吃喝的“避風港”和單位自肥的“小金庫”。 必須看到,培訓基地只是一種載體,即使沒有了培訓基地,一些部門照樣可以找別的場所。媒體就曾報道,中央三令五申厲行勤儉節(jié)約后,公款吃喝移師部分省級駐京辦餐廳。還有的則是把宴請地點改到普通住宅,將其改造成可供官員用餐和桑拿的場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只要公款消費的漏洞不堵住,奢華消費的歪風就不可能剎住。 培訓基地變高檔酒店的背后,暴露出三公消費的粗放式管理。有餐飲服務員表示,一桌五六個人,光菜品起步價就700元,加上“特色菜肴”和煙酒,一桌消費上千元甚至更高很正常。而發(fā)票則都能“靈活機動”,開成各種可以報銷的項目,比如會務費。反觀素以廉潔著稱的香港,每年公務接待費用只有500多萬元。在立法會、審計署、媒體的共同嚴格監(jiān)督下,午餐和晚宴人均上限被分別規(guī)定為350港元、450港元。如果在繁華的香港中環(huán),這個標準只夠幾個人點份勉強說得過去的西式套餐,或在嘈雜的中餐館大廳里,來桌最尋常的五菜一湯。而規(guī)則的缺失導致內地三公消費居高不下。去年廣州各區(qū)公開的“三公”賬本中,其中三個街鎮(zhèn)公務接待費超過百萬元,三者之和就與香港特區(qū)政府差不多。 眼下,清理整頓培訓中心已被納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范圍,不過我們不能把眼光只盯著培訓中心,更要釜底抽薪,從制度層面規(guī)范三公消費。正如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所言,明確會議伙食標準和住房標準,防止出現(xiàn)“課程不好卻吃得好、住得好”的度假式培訓。而《機關事務管理條例》中“超預算開支‘三公’可撤職”的重典能否落地,形成公款吃喝的高壓線、奢華消費的防火墻,更值得期待。(張楓逸)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復旦校長致辭何以被瘋轉
已是最后一篇
-
復旦校長致辭何以被瘋轉